2月21日-2月22日,曹洞佛学院大讲堂举行了本学期第一场“北大曹山讲堂”讲座,中国文化书院院长、北大哲学系教授王守常教授首战出席。
青铜器“何尊”局部图
“宅兹中国”,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,上面记载了周灭商后迁都洛阳这一重要史实,即“宅兹中国”,意思是在“中国”这个地方建设宫殿、安下家来。这里“中国”一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。
《战国策.赵策》:“中国者,聪明睿智之所居也,万物财用之所聚也,bla bla bla...蛮夷之所义行也。”
为破解华夏文明起源的密码,让我们一起穿越到战国时期的赵国,还原一下历史现场吧:
在《史记·赵世家》中记载:“(公子成)曰:臣闻中国者,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,万物财用之所聚也,bla bla bla...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,变古之教,易古人道,逆人之心,而怫学者,离中国,故臣原王图之也。”
重点在最后一句,赵武灵王让赵国人向胡人学习,穿胡人的服饰,这对华夏之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情。因此,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义正词严地向赵武灵王陈述如上。
“万物财用之所聚也”的“中国者”究竟在哪里呢?让我们揣着这个疑团期待王教授的下回分解吧~
汉代古墓织锦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,五星指太阳系中的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和土星,五星连珠星象素来被认为是吉祥之兆。这里的“中国”是地理概念,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,是天下之中的意思。
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记载:“今五星出东方,中国大利,蛮夷大败”。
大意是汉宣帝得知五星聚的天象要在东方苍穹出现,认为这是出兵的好兆头,让赵充国和敦煌、酒泉的驻军一起出击,肯定会取得胜利,结果赵充国出兵果然大胜。
康有为:“中国能礼仪则中国之,中国不能礼仪则夷狄之,夷狄能礼仪则中国之。” 这里的“中国”已经跳出了地域的概念,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代表。
当我们更高层次地理解了“中国”的内涵,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踔厉前行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