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导航
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时讯 > 开挂的新儒学--经学的“前世今生”
开挂的新儒学--经学的“前世今生”
2022-07-09

fabda6dd-c99c-4672-9a09-f1b203c7960f.jpg

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儒学的发展主要是通过“经学”形式来实现的。

3c4f0bdc-f5a1-4ce3-88e6-dc872b7d98db.jpg

在《庄子·天运》中“孔子对老子说:“丘治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’”,但其实儒家是继承和整理了夏商周三代的遗产。

e19d5a60-d44b-4888-9a87-f8f535886ab1.jpg

所谓“经学”,即是解经之学,对这些经典不断的阐释,让儒学绽放出了五光十色的面相。

76fbbe41-02a7-423d-9923-a6358f51f3a0.jpg

壹-何谓“经”?

汉《白虎通》曰“经”为“常”,以“五常”配五经;

(PS:“五常”即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为啥只有“五经”?“乐经”秦火后消失了~)

刘熙《释名》亦将“经”作为常典,“如径路无所不通,可常用也”。

f0342b9d-9413-4c5a-bd11-7ccc0e65a22b.png

6d9a3ec2-42b5-42aa-ba11-a9e77aa756ac.png

db1065aa-50e4-42c8-838d-8f48390a336b.jpg

在熊先生这段美文中,我们get到的关键点:“经为常道不可不读”~

fde9018a-0be9-4449-9f92-84c874e70598.jpg

作为“常道”的经,无所不能包,可套用一切问题,因最初世界的经验秘籍,全都浓缩在这些文字中,我们凭借这法宝,即能以不变应万变。

贰-“经学史”的诞生

7c329141-14a0-4237-9a21-079ab3251151.jpg

“经学”始于汉代,穿越重“五经”的汉唐和举“四书”的宋明,抵达晚明的多元格局,都是围绕着经书的解释来完成作业的,不过角度和尺度等差别巨大,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流派了~

清末在西方观念刺激下,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“经学史”研究,用现代学术的方式来系统地梳理经学发展的历史。

ef9df554-4fbf-4573-a9b1-fefd7863dcff.png

0906abbf-85c2-4669-b73c-48b1f5461647.png

甘鹏云《经学源流考》将经学史分为了四个时期

37bb1001-6cd1-4fb9-ba99-dc3c28acfc2b.jpg

随着西方“哲学”的传入,作为经学的儒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具有现代性的中国哲学研究所取代,但得益于“国学热”的升温,经学史研究又呈现复兴之势。

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大国地位日渐突显,中西关系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,中国文化的复兴和文化主体性的呼唤声也愈烈,但经学真的还能回来吗?

请听景海峰教授下回分解~

回到顶部